“今天是我们团队在武汉同济光谷院区支援的一个月,回顾一个月,经历很多,想到这感慨万千,在这里认识了,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,大家来自不同的医院,却怀着相同的目标,上班时相互帮助,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和方法,努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。
2月26日,我照顾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重症病人,我已经感受到“沉甸甸”的使命。我与张启兵护士长共同管这危重病人,是我第一次在隔离病房护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的病人。气管插管后的呼吸道护理工作本来就属于高危操作,插管上机后的工作量也很大,危险系数高,上班之前心里还是很忐忑。接班后病人心率慢,血压很低,马上给予静脉泵入多巴胺。 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。
刚想停下来喘口气,呼吸机报警,患者出现气道压力阻塞。检查管路,需要倾倒管路里的废水,这个动作非常危险,当我打开储水罐的时候,管路就不密闭了,呼吸机给气的时候会从这里漏气从而产生气溶胶,但是如果水不倒,对病人也是非常危险,我立刻打开储水罐,快速倾倒废水并装好后,给予患者密闭式吸痰,看着呼吸机正常运作,病人生命体征平稳,我感到幸福。虽然你现在用镇静剂听不到我说的话,但是我还想对你说:加油!你一定能够挺过去的。
早上,我与张启兵护士长,共同给予患者采集痰培养。采集痰培养过程是很危险。需要断开呼吸机。而这时,断开呼吸机,最害怕的是我在吸痰的时候,患者会呛咳反射,有飞沫,产生气溶胶,张启兵护士长小心翼翼的断开呼吸机。我就迅速的采集痰,终于完成这项操作。患者镇静比较深,没有呛咳反射。不歇息开始接下来的工作。给患者输液,排痰护理等操作。为了减少职业暴露,所有护理活动都得做好,避免重复。在这个过程中张启兵护士长给予我很多指导,让我受益匪浅。他是我在ICU工作时启蒙老师。
3月2日,在这阴雨连绵天气,这是我来武汉的第23天,也是加入采集咽拭子的第一天,我更多的感受是参战的兴奋和骄傲。
采集咽拭子是采取三级防护,两层隔离衣,一层防护服。一个N95口罩,还有一个外科口罩,一个护目镜。一个正压头罩。,三层鞋套,这一身防护装备,穿上不到10分钟,身上闷出来的汗就打湿了里面的衣服。
第一步带着正压头套采集患者咽喉的分泌物,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飞沫传播,而采集咽拭子需要凑近患者的脸部直面患者的鼻腔,口罩戴一半,遮住患者的嘴巴。通过鼻腔,鼻咽拭子插到咽后壁,留取鼻腔里面的粘液来检测里面有没有核酸。判定这个核酸是阴性还是阳性。有不少患者都会因为棉签试咽喉引起不适而引起干呕,咳嗽导致飞沫四溅。
采集咽拭子就是和病毒亲密接触的时候,做好三查七对,动作要温柔,再温柔。我时刻提醒自己即使这样当棉签伸入患者咽喉部,轻轻拭察吸附分泌物。不舒服的感受也不能完全避免。患者却笑着说:没事儿,你放心操作。我能忍住。
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位青年男性患者,当我给他采集咽拭子的时候,他跟我说:我怎么做,保护好你的安全。我高兴地说:我的防护措施很到位,不用担心我。当我给他取咽拭子的时候。他故意把脸往边上贴,他不让我靠他太近,他担心病毒感染给我。当时,我没有顾虑太多。我依然靠近他很近采集咽拭子。能这么为我健康着想。我心里一股暖流。一直觉得作为医务人员这些就是我们的责任,无关是否危险,我顺利采集了21例咽拭子。
这一个月,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容易,看着每天陆续都有病人出院,确诊人数也在下降,内心是欣喜的,我们都在盼望着这座城市恢复往日生机,再游武汉时,能自傲地说:这是我们共同并肩战斗过的地方。”
这是溧水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收到的第三封来自武汉的“家书”,看着这位90后小姑娘慢慢成长为操作熟练、技术成熟的副组长,我们无不感慨她背后的刻苦努力和艰辛付出。
转眼小姑娘已赴武汉前线一月余,在她的字里行间从不提及对家的思念,但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,偶尔提及家中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,卞红红总是忍着泪水说:“不想家,我都和爸妈说我这里一切安好,我们很快就会胜利,不久肯定会平安回家。”谁没有自己的亲人,谁不知道平安的可贵,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?她和数以万计的白衣战士一样,说最朴实的话,用最真诚的心,完成着最危险的任务。
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,在这次义无反顾的出征里,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我们这位可爱可敬的“超级英雄”卞红红,用坚毅的斗志和顽抗的信念,同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勇敢的斗争,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谱写着一篇篇美丽的华章。
南京市溧水区红十字会 葛润苏
025-56226592
2020年3月10日